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国家统计局上周五( 7月15日)公布的今年第二季度宏观经济数据显示,中国政府上半年的“稳增长”举措对经济企稳正在产生积极作用。但数据也进一步加剧了市场派人士的担忧,他们认为,中国经济正在重返以投资和信贷扩张来驱动增长的不可持续的老路。

今年二季度,GDP同比增长6.7%,与上一季度持平,好于此前大多数经济学家预计的6.6%。

楼市上涨和政府基础设施建设开支缓冲了制造业、出口和民间投资放缓造成的冲击,给下行中的中国经济带来了至少是暂时的稳定。经济学家们认为,如果中国的GDP增速达不到6.5%-7%的中值水平(即6.7%),则决策者将面临加大财政和货币刺激的更大压力。

按照国家统计局发言人盛来运的说法,世界经济复苏不及预期,经济运行中如近期英国公投脱欧这样的不确定因素在增加,国内经济正处于结构调整、转型升级的阵痛期……整个形势还是比较复杂,未来经济下行压力仍然较大,宏观调控的两难和多难的问题有所增加……

3月份全国两会设定的2016年全年增长目标区间是6.5%到7%,低于去年“7%左右”的目标。在过去5个季度中,有4个季度出现了GDP增长速度放缓;而在过去20个季度中,有15个季度出现GDP增长放缓。去年中国经济的实际增长速度是6.9%,今年一季度为6.7%。

民间投资断崖式下降

民间投资的下降是最近一段时期以来经济界热议的焦点话题,国务院为此还专门派遣多个督察组赴各地调研。上周五公布的数据证实,真实情况可能比舆论的担心更加严峻。

上半年,包括基建投资和制造业投资在内的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9.0%,这是自2000年以来增长最慢的一个上半年。但真正的问题还不在于此,统计局的数据还显示,上半年固定资产投资中的民间投资增速创出2.8%的新低,分别比2015年和2014年下降了约7个和15个百分点。与此同时,民间投资占社会投资比重出现了10年来的首次下降。也就是说,今年上半年已经明显放缓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长中绝大部分来自国家。

有效投资的放缓对长期经济增长来说是一个不利的信号,它反映了有效投资需求不足、经济潜在产出下降、经济活动趋于收缩,也预示着经济下行的压力在未来还将继续增大。

虽然我们不能简单地认为所有的政府投资都是无效或低效的,但是改革开放以来的经验告诉我们,总体上看,以追求利润为唯一目标的中国民间投资更能反映市场真实需求,因而要比政府投资的效率高得多。

为刺激实体经济而释放的巨量信贷中的绝大部分流向了生产力效率较低的国有部门和房地产、金融投机领域,而不是决策者寄望创造就业的创新企业和民营公司。这将造成两个令人不安的后果:一是令已经十分严重的产能过剩问题变本加厉;二是进一步提高不良债务在中国当下天量的债务总额中的比例。

这与去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所确定的“去库存、去产能、降杠杆”的宗旨是背道而驰的。

服务业增长是唯一亮点

服务业的继续快速增长是确保二季度和上半年GDP增速止住下滑趋势的最大的推力。

上半年服务业总体增长7.5%,略低于一季度的7.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则是其中的亮点,6月份该指标同比增长10.6%,是自去年12月以来的最快增长速度,大大超过了人们普遍预期的10%。最终消费支出对二季度GDP增长的贡献率高达73.4%,弥补了制造业和投资的下滑,也比去年同期提高了13个百分点。

这对于正在努力从投资和出口拉动转向内需拉动的中国经济的艰难转型来说,无疑是一个好消息。

按照盛来运的观点,尽管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回落,尤其是民间投资增速在回落,但这也反映出投资结构的优化,有利于传统产业的调整。上半年第三产业投资增长高达11.7%,远超制造业。从统计数据来看,内需已成为支撑中国经济稳定增长的决定行因素,而且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仍在提升。

不过,过去一年中,除零售外的其他服务业经通胀调整后的增长速度呈现出下降的态势,这似乎表明所谓“新经济”对缓冲中国整体增速放缓的力量依然有限。

但也有一种观点认为,由于传统的统计数据采集方法的缺陷,像拼车、众筹之类的分享经济和数字经济很难纳入官方的GDP统计范畴。因而中国很可能大大低估甚至完全忽略了这些新型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份额,事实上它们正在大规模改写经济的面貌。

但在当前的形势下,更多人不无道理地担心,将它们纳入官方统计数据以“更准确”地反映新经济的努力,一方面缺乏必要的科学论证,另一方面很有可能被用于人为拔高和粉饰经济增长数据,对决策反而造成误导。

走回老路迹象日益明显

上周五公布的经济数据暂时或许有助于缓解中国政府在短期内推出更多刺激举措的压力。

央行在同一天公布的数据显示,6月份新增贷款人民币1.38万亿元,创今年2月份以来的新高,也高于市场预期,几乎达到了2008年后那段时期的水平。而在整个上半年,人民币贷款累计新增7.53万亿元。

财政部也在同一天称,6月份政府支出增长接近20%,较5月份增幅高出逾两个百分点。为了通过财政政策来稳增长,中国政府已将财政赤字目标从2015年占GDP的2.3%调高到今年的3%但经济学家认为,如果将账外政府支出计算在内,结果可能远超这一目标。

除了我前文提到的强刺激会造成经济更加不平衡的危害意外,这种货币和财政刺激对经济增长的效用本身也在衰减。若放到7、8年前,像今年上半年这样的信贷开闸至少能拉动GDP增长达到10%以上。但现在,它的拉动效应已大大减弱了,未来只会更加无效。它只会继续养肥臃肿无效的国有企业,并把更多得不到这些国家掌控的金融财政资源的私营企业挤出市场。

总体上看,上半年的数据给我们一个强烈的印象:中国经济——至少暂时——已从改革和转型的道路上回撤,走回老路的迹象越来越明显。

这种向国家主导型增长的回归是不可持续的。如果中国回避改革而偏好快速解决方案,持续性失衡造成的损失将超过企稳的增长带来的短期好处。

盲目否定上半年中国政府的财政和货币扩张政策也许并不公正,但进一步加大信贷和财政支出的呼吁则更需警惕。

放下对经济增长率的执着

过去几年来,李克强总理以及其他中国财经高官曾不遗余力地呼吁,不能搞“大水漫灌”似的强刺激,要通过结构性改革和扶持“万众创新”使中国经济增长的引擎从依靠财政信贷推动的基础设施建设转向内需和创新为主。

中央也确立了供给侧改革的总体战略思路。今年5月8日,《人民日报》曾发表对“权威人士”访谈,为中国经济未来的发展确立了旗帜鲜明的政府基调。其中的核心要点是中国经济运行不可能是U型,更不可能是V型,而是L型的走势,而且可能需要相当长一段时间。也就是说,要有足够的心理准备迎接经济长期位于6%-7%(甚至更低)的中等增长水平。基于此,反对走强刺激的传统路子,要通过推进结构性改革来探索新的增长道路。

这无疑是非常值得欢迎的,人们也相信“权威人士”的看法代表了中央高层对中国经济的定调。然而,从今年上半年经济运行的实际情况来看,“权威人士”的主张似乎并未得到有力落实,这令市场参与者感到困惑。

我并不认为这种看似矛盾的现状表明最高决策层已经改弦更张,它可能更多折射出中央政府、地方政府与国有企业基于各自利益而在这个问题上的拉锯博弈。

而在宏观政策的传导方面,高度垄断和僵硬的国有金融系统严重扭曲了金融资源的配置渠道——它总是天然地倾向于把宝贵的贷款注入低效的国有企业而非急需金融支持的更高效率的民营企业、尤其是中小创新型民营企业。原因在于,国有企业享有大量来自政府的显性和隐性的担保。

近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等机构的许多经济学家呼吁中国政府放弃对经济增长目标的承诺和考核,以便放下一个沉重的包袱,可以专注地将政策重点放在对促进经济长期健康增长更有益的各项改革上。

这无疑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选项。

文章原题为:上半年宏观数据显示,经济有走回老路的危险

写于2016年7月15-18日,发表于2016年7月19日“冰川思想库”微信公众号。

“冰川思想库”是我与几位同行朋友一起做的一个微信公号,下面是它的二维码,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关注。

 上半年宏观数据显示,经济有走回老路的危险
 

 
话题:



0

推荐

陈季冰

陈季冰

492篇文章 7年前更新

1967年12月生于上海,毕业于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曾任上海经济报副总编辑、东方早报副主编,现就职于上海商报社。著有从近现代历史出发探讨“中国崛起”问题的通俗学术著作《下一站:中国》。本博客内所有文章(除特别注明外)版权均为陈季冰所有,欢迎浏览,如欲转载,请事先与本人取得联系。 chjb@vip.sina.com。欢迎关注我的微信公号:冰川思想库,ID:bingchuansxk。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