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季冰按】我不久前写了一篇从丹麦小美人鱼雕塑讨论何为“国宝”问题的文章(链接为http://blog.ifeng.com/article/5300431.html),引起了一些讨论,以下为上周接受天津《假日100天》报记者赵伯月小姐相关采访的见报内容。

美人鱼 不供起来的国宝

记者联系丹麦驻华使馆,大使馆工作人员说:“美人鱼雕像是百年来首次离开家乡出现在上海世博会上。”这使得中国游客趋之若鹜,因为中国媒体几乎千篇一律地给这尊1.5米高的雕像加以前缀——丹麦国宝。而这尊美人鱼在丹麦不过躲在海边港口“风餐露宿”,和中国人心目中本应有的国宝级待遇大相径庭……

有精神记忆的传承才是国宝

“说得直白点,虽然人们经常用‘无价’来形容我们的‘国宝’,但它们实际上是具有一定金钱价值的,只是其价值已经高到‘难以估量’了。”媒体资深评论员陈季冰向记者说起自己6年前在哥本哈根看到美人鱼雕像后,联想到中国人认识到的国宝概念。他说,如果就这种意义上的“国宝”而言,这座在丹麦国家长堤公园里日晒雨淋、游人可以随意与其合影的美人鱼雕像不仅难当“国宝”,几乎连一般的“宝贝”都算不上。

在陈季冰看来,丹麦的国宝并不是这座100多年前铸造的美人鱼雕像,而是安徒生笔下的“海的女儿”。在中国的城市里,不乏神话人物的雕像,而它却不能成为国人心中的“国宝”,面对二者殊途的缘由,陈季冰说:“国宝的形象不重要,重要的是国宝的精神财富和文化财富是不是受到人们的重视!”中国人文背后的精神文化是断裂的,人们习惯了物质化的宝贝,而恰恰留存在民族、国家记忆里的精神才是真正意义的国宝。

主流文化意识形态对自身文化的批判导致精神文化缺失

我们现在注重发展经济了,可是精神越发荒漠,这并不是导致精神文化缺失的原因,人家西方国家更发达,但对民族的国宝态度却不一样。陈季冰说:“中国在过去的100多年,主流文化意识形态对自身文化的批判和否定,才是更深层次导致文化缺失的原因。”中国人对传统文化的态度“不尊重”,觉得传统的文化是个包袱,总想把它卸掉才能迈进现代化门槛。这个现象在西方几乎没有过,西方也搞过革命,从没说出打倒传统文化的言论。国家改革开放几十年,有些人唯恐我们把传统文化抛弃得不够彻底。回到国宝问题来说,我们到底是拿王羲之书写的那张纸当做国宝,还是将一代一代传承的书法艺术视为珍宝?如果看重后者,哪怕王羲之的墨宝被国外抢夺去,真正的国宝精神还是留在中国。

陈季冰在法国卢浮宫的两次经历让他记忆犹新:老师带着一群孩子站在某一时代著名画家的画作前欣赏,研究画作的临摹方法,旁边没有战士守卫,我当时想,这幅画作的价值真大,因为从孩子的眼神中可以看出他们对法兰西画展的感知,对油画艺术的渴望。而在这样的教育方法下,这个国家的某个画家也许就会出现在这群孩子当中。我们民族优秀的文化很多,书法、围棋、诗歌,一个国家基础教育体系就决定它的国宝价值发挥到什么程度。对任何一个民族来说,最珍贵的不是物质,而是精神财富,我们要做的是共同记忆、共同分享。

□     本报记者/赵伯月 特约记者/吕星晔

话题:



0

推荐

陈季冰

陈季冰

492篇文章 7年前更新

1967年12月生于上海,毕业于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曾任上海经济报副总编辑、东方早报副主编,现就职于上海商报社。著有从近现代历史出发探讨“中国崛起”问题的通俗学术著作《下一站:中国》。本博客内所有文章(除特别注明外)版权均为陈季冰所有,欢迎浏览,如欲转载,请事先与本人取得联系。 chjb@vip.sina.com。欢迎关注我的微信公号:冰川思想库,ID:bingchuansxk。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