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三轮电视辩论过后,原本不被看好的共和党总统候选人米特·罗姆尼(Willard Mitt Romney)凭借着明显向中间派靠拢的稳扎稳打的温和表现,抹平了与现任总统巴拉克·奥巴马之间的民意支持度落差,将悬念留到了最后。

    如果罗姆尼在紧张的拉票之余有时间回顾一下自己过往一年多来辛苦的选战历程的话,他应当会由衷感慨:要是之前自己没有发表过那么多强硬而极端的保守言论的话,支持他的独立中间选民会比现在多得多。但罗姆尼可能不会有机会为此后悔,因为假如他真的没有说过那些狠话,也许在党内初选时就被比他更保守的其他候选人——比如来自宾夕法尼亚州的参议员里克•桑托勒姆(Rick Santorum)——早早扫地出门了。

    从来没有一届大选像今年这样失衡,说到底,它其实只是一场针对奥巴马过去4年执政的公投。这决定了罗姆尼只能是一个被动的配角,哪怕他在 116日那天如愿击败奥巴马入主白宫,也依然改变不了选举中的从属角色。

    显赫的家庭出身、名校背景、成功的企业家及州长履历……这些本该是罗姆尼的优势,但在本次竞选中却反而一一成为了他被竞争对手攻击的要害,甚至成了连他自己都不愿意触碰的软肋。更令人难以理解的是,在一场“笨蛋,问题是经济!”(“Its the economy, stupid!1992年比尔•克林顿竞选总统时所说的一句名言)的选举中,商界出身、一直主打“经济牌”的罗姆尼却始终不能说服美国选民,自己是比不称职的奥巴马更有能力领导国家走出当前困境的最佳人选。

毋庸置疑,贝恩资本(Bain Capital)的15年辉煌经历已经证明了罗姆尼是一个有着非凡才华、同时也相当谨慎的成功商人。这使他相信,自己一定能够在椭圆形办公室复制这些成功的管理经验。

    然而也许是因为民主党的抹黑宣传取得了巨大成效的缘故,从共和党党内初选开始直到和奥巴马正面对决,罗姆尼在贝恩资取得的成功始终被描述为可恶的金融资本家从实体经济中吸血并导致企业破产裁员的贪婪故事。著名的自由派吹鼓手、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纽约时报》专栏作家保罗·克鲁格曼(Paul Krugman)甚至用充满阶级斗争的口吻扬言:“凡是对贝恩资本有好处的,就绝不会对美国有好处!”

    总之,奥巴马竞选团队异常成功地为罗姆尼树立了一个完全无视中产阶级和普通美国人疾苦的高高在上的资本精英形象。几乎所有民调均显示,大部分美国人认为,比起罗姆尼这个坐拥2.5亿美元资产的前任私募股权经理人,现任总统奥巴马更贴近选民们的自身利益。即便是相对客观的评价——不管是民主党前总统比尔·克林顿不赞成在罗姆尼之前所效力的贝恩资本身上做文章,还是曾经的共和党人、现任纽约市长迈克尔·布隆伯格(Michael Bloomberg)认同罗姆尼的企业家经历是“有益的”——也不认为这将有助于罗姆尼成为一个称职总统。一位专门研究总统问题的政治学者的话很好地概括了不少中间选民的狐疑:“罗姆尼的一些经商能力可能有用,但是经商不是政治,政治也不是经商。否则我们用同—个单词就够了。”

    然而,罗姆尼的成功不仅表现在敏锐的商业头脑上。2002年,他出马拯救了陷入困境时的盐湖城冬奥会。而他在自由派占压倒性优势的马塞诸塞州当州长期间,同民主党控制的州议会合作,填补了巨大的预算赤字(其中一部份减赤是通过加税达成的);他还在该州通过了医疗改革,这实际上就是后来强行推动的引发巨大争议的“奥巴马医改”的蓝本。

    但不知怎么,罗姆尼的这些成功的从政经历也成为了他竞选路上两面不讨好的累赘——

    在民主党选民眼里,罗姆尼是一个两面三刀的不可信的政客,一棵十足的“墙头草”。在马萨诸塞州担任州长期间,他不仅推动全民医保,还支持堕胎合法化、枪支管制、积极应对气候变暖……如今为了迎合本党基础选民,却开始激烈反对自己以前推行过的所有政策;仅仅在一年前他还赞成保持现有所得税税率,现在却又宣布当选后要大幅度减税,其中包括将美国最富裕阶层的所得税率由35%下降到28%……英国《经济学家》杂志的一篇文章干脆用大标题质问道:《那么,米特,你究竟相信什么?》(SoMittwhat do you really believe)

    而在共和党一边,正是由于罗姆尼此前的施政风格灵活务实,较少被意识形态左右,因而他始终不能赢得党内势力强大的保守派的足够信任。这一点,从他与保守派最大喉舌——新闻集团(它旗下的《华尔街日报》、《纽约邮报》以及福克斯新闻频道塑造着数百万名选民的观念)老板鲁伯特·默多克(Rupert Murdoch)的别扭关系中一览无余:直到今年7月初罗姆尼已经铁定赢得共和党提名以后,默多克依然在自己的Twitter上对他的求胜意志、竞选策略和团队能力公开大表怀疑。而在一年多前的党内初选时,持原教旨主义意识形态的茶党(Tea Party)人士大放厥辞:“随便选谁都不选罗姆尼!”

这就使得罗姆尼不得不更加“看上去总是那么小心翼翼”(默多克语)地去迎合那些他并不见得多么认同的保守人士和保守主张。

作为一个曾经叱咤商界数十年、轻松驾驭过州政府的成功者,已经60出头的他本来大可不必那么卑躬屈膝地委曲自己。《纽约时报》报道,2008年初,就在罗姆尼退出上一届总统大选初选后不久,纽约金融业巨头朱利安·H·罗伯逊(Julian H. Robertson)特地飞到犹他州罗姆尼的家里,给他送去一份令人瞠目的合同:聘请罗姆尼担任自己旗下对冲基金——老虎基金管理公司(Tiger Management)的首席执行官,年薪约3千万美元。这个职位将使罗姆尼平步青云飞上美国商界顶峰,并跻身于福布斯全球富豪榜。

是什么力量驱使罗姆尼一口回绝了这份一般人连做梦都不敢想的诱惑呢?正如《纽约时报》这张全美最重要的自由派报纸一针见血地评价的:“一个持久的信念、一种期待被自己的小圈子之外的世界所接受的渴望、还有对自我完善的近乎无情的追求……一直在激励着罗姆尼。”

2010年底,在认真分析了两年前那次初选的失利原因——显然是以阿拉斯加州州长萨拉·佩林(Sarah Palin)为代表的右翼民粹主义以及茶党运动的异军突起——以后,罗姆尼在家人的支持下决定再度出山。这一次,他决心扯掉自己身上以前那个“能干的温和保守派”的标签,表现得勇敢而又黑白分明。说起来真是具有讽刺意味:这种对伟大梦想的执着奉献,反而让罗姆尼在过去一年多里表现得像一个只知阿谀奉承的毫无原则的公关先生。幸好,因为缺乏有实力的竞争对手,经过9个月的艰难竞选,他终于勉强取得了2012年共和党总统候选人提名。

    现在,通往梦寐以求的白宫之路已经为打开。在接下来的10天里,如果罗姆尼还能做什么的话,除了祈祷上帝保佑外,他应该在公众面前更加大踏步地向原来那个真实的自我回归。三场电视辩论的效果已经证明了这一点,只是不知道还来得及吗?

    写于20121026日,发表于20121027日《南方都市报》专栏,略有删节。见报标题:美国共和党总统候选人罗姆尼的心路历程;链接:http://gcontent.oeeee.com/2/ae/2aec405d4b595923/Blog/798/38ce1e.html

话题:



0

推荐

陈季冰

陈季冰

492篇文章 7年前更新

1967年12月生于上海,毕业于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曾任上海经济报副总编辑、东方早报副主编,现就职于上海商报社。著有从近现代历史出发探讨“中国崛起”问题的通俗学术著作《下一站:中国》。本博客内所有文章(除特别注明外)版权均为陈季冰所有,欢迎浏览,如欲转载,请事先与本人取得联系。 chjb@vip.sina.com。欢迎关注我的微信公号:冰川思想库,ID:bingchuansxk。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