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有人这样形容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术界的浮躁风气:10年前,左手罗尔斯,右手哈贝马斯,便可天下通吃;如今,换成了左手列奥·施特劳斯,右手施米特……

这使我想起了余英时先生曾经写道的:百年来,中国思想界仿佛永远是西方潮流牵着的木偶,任何一种西方最新的学说和“主义”,都很快会在中国找到门徒。

当然,这种“视西人若神圣,视西谛为真理”并且总以为只要学得了西方某一最时髦的学说就能立刻拯救骨架民族的病态思维模式既可笑,又有害,但却并不意味着我们现代中国人不应当更加深入地了解和学习西方知识。事实上,只有抱着一种打算摈弃一切先入之见的自由、开放和强健的心态,才能更好地认识西方,进而真正从西方文化中得到一些有利于中国现代化的可靠知识。

过去三年多来,我对列奥·施特劳斯持续地怀有浓厚兴趣,钻研了不少他本人及其门徒们的著作,也获得了许多智识上启发。我个人认为,他是现代西方最为深刻的思想家之一,他对于西方的“现代病”尤其有深刻的诊断。

最近几个月,工作很忙,花在写作上的时间也不少,因此读书不多,其中主要就是研读与列奥·、施特劳斯有关的书。

此外,还读了一本费正清弟子、美国著名汉学家约瑟夫·列文森的成名著《儒教中国及其现代命运》。在我看来,这是西方汉学界过去半个世纪里涌现的最具才华和洞见的有关中国思想史的著作之一。列文森是一个天赋极高的通才型学者,而非那种学究式的历史研究者,所以他对中国思想史的许多评论未必有足够的事实支撑,但却很能够启发读者,开阔他们的视野。

这段时间还花了一些零星时间断断续续地看了一遍BBC制作的大型记录片《不列颠史》(英国犹太裔历史学家Simon Schama制片),稍后并重看的中央电视台的电视连续剧《走向共和》。两部电视片,一为记录片,一为故事片,都是讲历史的,都拍得很好。马上就要纪念辛亥革命一百周年,客观而缜密地重温和梳理晚清以来的中国历史,实属非常重要和必须。

以下是2010年3月以来所读之书:

《施特劳斯与现代性危机》,刘小枫选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1月第1版;

《回归古典政治哲学——施特劳斯通信集》,【美】施特劳斯等著,朱雁冰、何鸿藻等译,华夏出版社2006年8月北京第1版;

《信仰与政治哲学——施特劳斯与沃格林通信集》,恩伯莱(P.Emberley)、寇普(B.Cooper)编,谢华育、张新樟等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6月第1版;

《列奥·施特劳斯的政治观念》,【加】莎迪亚·B·德鲁里著,张新刚、张源译,王利校译,新星出版社2010年1月第1版;

《儒教中国及其现代命运》,【美】约瑟夫·列文森著,郑大华、任菁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5月第1版。

话题:



0

推荐

陈季冰

陈季冰

492篇文章 7年前更新

1967年12月生于上海,毕业于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曾任上海经济报副总编辑、东方早报副主编,现就职于上海商报社。著有从近现代历史出发探讨“中国崛起”问题的通俗学术著作《下一站:中国》。本博客内所有文章(除特别注明外)版权均为陈季冰所有,欢迎浏览,如欲转载,请事先与本人取得联系。 chjb@vip.sina.com。欢迎关注我的微信公号:冰川思想库,ID:bingchuansxk。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