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20年前我刚刚大学毕业,进入文汇报做记者的最初几年,上海正遭遇一轮规模空前的产业结构大调整,纺织、轻工、机械、仪电等行业内几百家大中型企业关停并转,数以百万计的国有企业职工面临痛苦的下岗和再就业。作为一名年轻的经济记者,我参与了这场被称为“壮士断腕”的城市经济转型的报道。

    现在,20年以后,同样的瓶颈和同样的阵痛落到了我们这些当年的报道者自己身上。成立才两个多月的上海报业集团昨天(23日)发出了上海综合性日报的第一份“死亡通知书”:拥有14年历史的新闻晚报从2014年起停止出版发行。对于这张报纸的几百位员工来说,这份沉重的圣诞暨新年礼物意味着,他们将像20年前那些令人同情的纺织女工一样,经历一次尴尬艰难的人生选择和被选择。

    拥有一定资历的上海媒体人应该都还清晰地记得,签署这份“死亡通知单”的上海报业集团党委书记、社长裘新,正是新闻晚报的创办者——它的第一任主编,而裘新本人现在还仍然是一个英气勃勃的沪上少壮派媒体领军人物。这不由得令人感慨,在信息革命时代,一张传统报纸的生命周期竟如此之短!

    新闻晚报是在上世纪90年代末上海的一波都市报大发展阶段诞生的,与它同时问世的还有新闻晨报和新闻午报。当时决策者喊出了一个颇有创意的口号,即所谓“三报滚动出版”,他们希望,在一天之内通过早中晚三个不同时段的三份出版物,对不断发展中的社会热点新闻展开进行时式的连续报道,向网络时代的市民读者呈现全新的全景式立体文字新闻。但后来的实践证明,这种出自报人的理想设计并不符合信息产品生产和消费的市场规律,不仅操作极为困难,在读者那里也并不叫好。

    于是,原本设想中的早中晚“三位一体”新闻报体系变成了事实上并无太多新闻关联度的三张独立报纸。这场宏伟实验的真正赢家唯有新闻晨报,它在短短几年里崛起成为发行量、影响力和经营状况最好的“上海第一都市报”,并成为解放日报报业集团的财政支柱。而惨淡经营的新闻午报和新闻晚报则渐趋边缘化,午报在划归上海文广集团后已更名为主打娱乐八卦类新闻的天天新报;另一个令人遗憾的事实是:在晚报市场上,对于同城那份拥有几十年历史的全国闻名的新民晚报,新闻晚报几乎从未构成任何实质意义上的竞争,这就使它的生存空间更加逼仄。

    因此,早在今年10月初上海报业集团组建的消息传开之时,新闻晚报将被关闭的传言就已沸沸扬扬。只是这件事情来得那么快,依然出乎大多数人的意料。

    感受到逼人寒意的上海纸媒人这两天也许都在问一个相同的问题:下一家将是谁?我个人认为,即便在在决策者那里,这个问题眼下都还没有清晰答案。但从山雨欲来的形势来看,未来几年里,类似的“死亡通知书”也许每年都会发出。

    2013年的确是一个中国传媒业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按照市场调查公司的统计,今年,互联网的广告总额第一次超越电视业,虽然后者吸纳广告的绝对金额仍然在增长。但根据报业经营的演变历程,从发行量和广告收入增长率出现明显下降到绝对额开始萎缩,仅有短短三五年时间。可以预计,不仅是报业,就连传统的国有电视业的好日子也很快就要到头了。除此之外,据我所获知的不能算十分全面的情况,到2013年,上海的报纸——尤其是综合性报纸——中,可能已经不再有一家能够保持比较大规模的盈利。我在这里定义的“大规模盈利”,不是指前些年司空见怪的“亿元”数量级,而仅仅是指“千万元”数量级。相反,这个数量级的亏损报纸倒是有好几家。

    ……

    但正如我们后来看到的,挺过了上世纪90年代上半叶产业结构调整的巨大“阵痛”之后,上海这座城市赢得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巨大发展空间,后来的成就甚至使许多亲历者渐渐淡忘了20年前的痛楚。那么,上海报业今天正经历的这场阵痛是否也能换来一次传媒业的脱胎换骨呢?

    2013年12月23,就在集团领导在新闻晚报全体员工大会上宣布这份报纸停刊的当日,同属于上海报业集团的东方早报刊出头版连二版的大幅广告,宣布了其新媒体业务的大规模招聘计划。它的负责人之前已经透露,这家上海报界的后起之秀将投入1亿元巨资用于发展新媒体业务。

    同一天里发生的两条业界新闻构成了一种强烈的冲击和象征。我曾在之前的一篇分析文章中说过,上海报业集团组建的目标有两个:第一,对上海已有的报纸进行调整,收缩传统报业,减少报纸数量,分流从业人员、削减经营成本;第二,在新媒体领域作出“破冰”探索。现在看来,两条战线上的号令同时吹响,不管最后成败如何,新组建的上海报业集团的高效率令人钦佩。

    不过,鉴于迄今为止全世界的传统媒体在向新媒体的数字化转型过程中都没有积累下什么可以大规模的复制的成熟模式,因而向新媒体转型的这项事业目前仍是一个前景极不明朗的进行式。而且,在市场前景并不明朗的前提条件下,说到底这并不是一个投入多少的问题。相对于20年前的那场目标清晰的经济结构调整,上海报业的结构调整和二次重生之路大概会更加曲折难测。

    写于20131224日,当天发表于“上海观察”在线杂志;链接:http://shobserver.com/shgc_web/xiangxiye.jsp?id=300&cId=22

 
话题:



0

推荐

陈季冰

陈季冰

492篇文章 7年前更新

1967年12月生于上海,毕业于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曾任上海经济报副总编辑、东方早报副主编,现就职于上海商报社。著有从近现代历史出发探讨“中国崛起”问题的通俗学术著作《下一站:中国》。本博客内所有文章(除特别注明外)版权均为陈季冰所有,欢迎浏览,如欲转载,请事先与本人取得联系。 chjb@vip.sina.com。欢迎关注我的微信公号:冰川思想库,ID:bingchuansxk。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