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在经济下行压力与日俱增的关键时刻,国务院印发《中国制造2025(Made in China 2025),部署全面推进实施制造强国战略,令人又一次切实地感受到制造业在中国经济中的沉甸甸的份量。

    这份2万余言的文件提出,通过“三步走”实现制造强国的战略目标:第一步,到2025年迈入制造强国行列;第二步,到2035年制造业整体达到世界制造强国阵营中等水平;第三步,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制造业大国地位更加巩固,综合实力进入世界制造强国前列。它还针对2020年和2025年中国制造业的各项主要指标——制造业的技术创新、质量标准、劳动生产率、数字化水平、节能环保等各方面,以及重点领域——信息技术、数控机器人、航空航天、新能源、新材料等,提出了具体的规划。

 

一.

 

    《中国制造2025》的规划最初是在今年3月召开的全国人大会议上首次提出的,如果将它理解为试图解决国有企业普遍效率低下和提高它们竞争力的又一次努力,这并不是什么新鲜事,多年来类似的呼吁不绝于耳。但放到当下中国与世界制造业所面临的风云际会的大背景下来审视,这一次很可能与以往有着显著不同。

    20113月中旬,美国著名经济咨询机构HIS环球透视(IHS Global Insight)发布一项研究报告指出,中国已在2010超越美国,成为全球制造业产出最高的国家。在当年10.1万亿美元的世界制造业总产值中,中国和美国分别占了19.8%19.4%

    中国上一次坐在世界第一制造业大国的宝座上,是1830年的时候。当时,中国在全球制造业总产值中所占的份额差不多在30%左右。但自那以后,随着“康乾盛世”所带来的一段将近150年的长期人口增长周期接近尾声,中国制造业的简单规模扩张趋于停滞。与此同时,凭借着工业革命所造就的一日千里的技术进步,英国迅速崛起成为真正现代意义上的“世界工厂”,并将这一地位保持了近50多年。大约在1885年左右,新兴大国美国挤掉老牌强国英国,登上全球头号制造业大国位置,并在这个宝座上坐了一个多世纪。而在这期间,中国在全球制造业中的份额则从1830年的30%降至1900年的6%,并在1990年进一步降至3%

    因此,对新“世界工厂”中国本身而言,将美国从稳坐了100多年的全球制造业老大位置上赶下来,其实不过是恢复了200年前原本就属于自己的位置而已。但站在西方的视角来看,这是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时刻。按照一些经济史学家的说法,中国回归世界第一制造业大国,标志着“经济史上一个500年的周期已经走到尽头”。

    工业革命以后,制造业一直是国民经济的基石,它的强盛与否不仅与老百姓的生活水准息息相关,还直接关系到一个国家在世界上的综合实力。虽然过去半个世纪以来制造业占GDP比重出现了全球性的普遍下降(根据联合国数据,1970年以来,全球制造业占GDP名义比重由26%下降至16%),但无论从经济竞争力、拉动社会需求还是创造就业机会等各方面来看,制造业仍是经济各门类中最不可或缺的基础部门。纵观公元1500年以来的世界现代史,可以说,没有一个世界强国不是因制造业强而强,因制造业衰而衰。

    自“洋务运动”以来的150年里,中国有远见的精英阶层一直将工业的现代化作为推动整个国家现代化运动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改革开放以后,得益于国家政策的放宽和优惠,海外资本大规模涌入、民营经济蓬勃发展。我国利用劳动力成本较低的优势,承接了发达国家制造业的大规模转移,实现了经济快速增长。尤其是加入WTO以来的10多年里,依托庞大的出口市场,中国迅速建立起从纺织、轻功到钢铁、电子等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一跃而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工厂”。

 

二.

 

    当然,“世界第一制造业大国”的盛名并不能掩盖“中国制造”的显著短板,这体现在横向和纵向两个方面。

    从横向比较来看,正如有识之士一再指出的,“中国制造大而不强”。今年春节期间一则在网上疯传的消息就将这一点暴露无遗:许多中国游客远赴日本,疯抢从马桶盖到洗面奶的几乎所有日常消费品(请注意,疯抢的并非是高端奢侈品),几天内总价值高达数十亿元。这充分说明了所谓“中国制造”依然停留在价值链的低端,它们甚至都已经不能满足中国城市富裕人群的日常消费需求。鉴于当今全球化的研发和生产模式,可以肯定的是,“中国制造”的总产值虽高,但留在中国国内的利润只是其中微薄的一小部分,大头都被位于价值链上游的西方发达国家拿走了。

    与这一点相比,更令人担忧的是,从纵向态势来看,中国在“世界工厂”宝座上很可能坐不了多久。

    首先是不断上涨的劳动力成本对中国的“世界低薪工厂”地位的蚕食。

    20115月,美国波士顿咨询集团(BCG)在一项研究中指出,未来5年,中国制造业的工资成本估计将每年上涨17% ,而美国的涨幅将仅为3%。过去20年,中国工厂工人的平均生产率已提高十倍,但仍不及美国同项指标的三分之一,从而抵消了中国的低工资优势——中国工资通常仅为美国十分之一。该报道认为,到2015年左右,中美制造业的纯劳动力成本将会趋于一致。

    虽然这一预测因为过于激进而遭到了许多学术界和实务界人士的质疑,但它却说出了一部分真相。研究显示,2005年至2010年,中国工人的平均薪酬增长了70%。而且,近年来中国的工资水平正在以年均15%20%的速度暴涨。考虑到中美两国的生产效率差距,中国一些城市的制造业工资水平仅比美国一些低成本的州便宜20%,因为工资仅占产品总成本的20%-30%,中国这些地方的制造业成本相对而言只降低了10%-15%

与此同时,由于长期实行计划生育政策所导致的低出生率,中国的剩余劳动力早在2007年便已显不足,普通劳动力正由全面过剩向结构短缺转变。而劳动力不足导致工资大幅上涨,标志着中国“刘易斯拐点”的到来。未来,这种趋势将会加速,有人因此预测,510年内中国的低工资优势将会逐渐消失。事实上,在那些由大批低薪工人制造出来的低附加值出口商品中,中国所占份额已经见顶,诸多传统的“Made in China(中国制造)”正在被“Made in Vietnam(越南制造)”、“Made in Indonesia(印度尼西亚制造)”等所取代。

    其次,人民币的不断升值也是导致中国制造业优势丧失的另一重要因素。过去短短10年里,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已经上升了将近30%,未来随着人民币的进一步升值,“中国制造”将会变得越来越昂贵。

    所有这一切都表明,仅靠廉价取胜的“中国制造”的传统模式已经走到尽头。

 

三.

 

    反观世界潮流,此消彼长,不进则退。

    西方有人欢欣鼓舞地预告,随着以信息生物等为代表的新一代尖端高新技术——风靡世界的3D打印就是其中的典型例子——的飞速发展,世界将在21世纪上半叶迎来“第二次机器时代”或“第三次工业革命”,美国和西方也将经历一个“再工业化阶段”。它将帮助“美国制造”在短暂下滑后迅速东山再起,重新夺回优势。

如上文所述,最近几年里,中国等国外迅速上涨的劳动力价格,原材料和海运成本的提高,以及美国各州大幅度的税收优惠,这些因素综合在一起,正在导致美国企业放缓和停止将生产业务外包到海外的长期做法。

    2011年中,正谋求连任的奥巴马总统打出了一系列试图重振“美国制造”的政策牌,其中包括推出5亿美元振兴计划以及刺激新能源生产的财政优惠等。虽说这种宏大蓝图的成效尚待验证,但过去5年里,从高科技的苹果Mac电脑、谷歌眼镜,到一部分玩具产品,的确有越来越多的具有标志性意义的美国产品是在美国本土生产的。这种制造业的“回流”,的确也是奥巴马这个来自美国工业心脏地带的政治家的梦想。此外,美元在过去10年里持续贬值,也增加了美国制造商品的竞争力。

美国虽然已经被中国夺走了“世界工厂”的头衔,但它仍然拥有巨大的生产率优势,这体现于这样一个事实:美国在2010年的制造业产出仅略低于中国,但美国制造业只有1150万工人,而中国制造业雇用了1亿人。而且,中国的制造业产出中,很大一部分来自美国企业的中国子公司,并基于源自美国的技术和管理。

  目前,制造业在美国GDP中占12%不到一点,创造的就业岗位占总就业岗位的9%左右。虽然过去40年美国制造业的雇工人数可能一直在下降,但业内企业的劳动生产率却有了很大提高,美国的制造业产出这些年实际上是增加的,制造业企业目前在美国赚得的利润比40年前增加了一倍多。

按照这种趋势,即便中国在不久的未来仍将是世界工厂,但先进的美国企业正在把世界制造业带上一个全新的层面。

    因此,正如国务院发布的《中国制造2025》中所清醒认识到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正在引发影响深远的产业变革,形成新的生产方式、产业形态、商业模式和经济增长点……全球产业竞争格局正在发生重大调整,我国在新一轮发展中面临巨大挑战……但我国仍处于工业化进程中,与先进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制造业大而不强……”

正是基于这样的紧迫形势,这份10年规划规划要求,实现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的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的转变,完成中国制造由大变强的战略任务。

换言之,就是要在最短的时间内争取将中国在世界制造业产业链中的位置从中低端提升到中高端。

 

四.

 

    几乎所有人都认为,中国制造业迫切需要转型升级,就像整个中国经济需要升级转型意义。但如何打造“中国制造升级版”,人们却有着南辕北辙的看法。

    从某种意义上说,未来总是蕴含在历史之中。检视改革开放35年来中国制造业发展的历程,我们能够从中获得许多教诲和启发。

    我们首先应当牢记这一点:与农业和服务业等其他产业相比,中国制造业的成功和进步是最明显的;与一些一向被冠以所谓“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高端制造或服务业相比,中国的中低端制造业的成功尤其明显。这种成功,不是因为国家给予了它们特别的照顾,恰恰是因为国家对它们的放任自流——自从国务院撤销了纺织工业部、电子工业部和冶金工业部以后,中国的纺织工业、家电工业和冶金工业的实力便很快变得举世无敌;相反,国家始终以行政垄断的方式将金融、石油等所谓“战略性资源产业”牢牢控制在自己手里,其结果便是这些行业的长期孱弱,不仅根本无力与国际同行竞争,也成为滋生贪污腐败的渊薮。

    因此,“中国制造 2025”的第一个关键词,也是最重要的,是市场。市场对驱动产业转型升级的意义体现在生产与消费两端——

    政府和媒体应该明白,最先感受到劳动力成本上涨和人民币升值压力的是企业,而不是政府官员和媒体评论员。只要没有来自市场以外的其他信号的干扰(例如海关提高出口退税、地方政府推出政策优惠等),企业为了继续生存下去,会自动地朝各种方向探索升级转型的可能性。而且,无论在对市场信号的敏感度还是对转型升级的动力等方面,企业家都要比官员和评论员强得多。

研究表明,中国对劳动力成本上涨和人民币坚挺有着很强的适应能力。只要中国的生产率能与工资水平保持同步,中国就可以在提高工资水平的同时,保持一如既往的竞争力。过去20年里就是如此¬——生产率平均每年提高了10%。以西方的标准来衡量,中国的劳动生产率仍然很低。世界银行(World Bank)的数据显示,美国产业工人的平均产出为中国产业工人的12倍,这意味着中国制造业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此外,中国在过去30多年里,已经建立起了世界上最完备的供应链,这是比劳动力成本更重要的优势。从小到螺丝、大到液晶显示屏,全球没有任何一个地方能够像中国那样以最低廉的价格和最快的速度得到配送。所以,已故的苹果公司前首席执行官乔布斯就曾很直率地对奥巴马总统说,鉴于“中国在供应链方面的无与伦比的优势”,美国要向在制造业上与中国竞争是“不可能的”。而作为一种自发的“生态系统”,完备的供应链不可能是任何人——包括政府——有意识地规划出来的,只能是市场需求在无意识中催生的。

再从需求端看,对于越来越多的制造业企业来说,随着中国人生活水平的提高,成本优势已经退居其次,未来几十年,中国消费者的“庞大需求”将足以让中国继续在制造业头把交椅上坐一段时间。全球最大的会计暨顾问公司德勤认为,这将保证中国的制造业竞争力指数在当前以及未来五年继续位居世界第一。

    众所周知,需求比生产更加来自市场,更加不可能是政府能够规划的。这里顺便指出,将所谓“先进产业”简单定义为“高科技产业”,可能是当前中国舆论的最大误区。真正的先进产业,永远都是那些利润率最高的产业,而利润只可能来自市场对它的强烈需求。一个得不到市场需求方认可的产品,它的科技含量再高,也不会是有前途的产品。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和制造业进步的历程还告诉我们另一个关键词:开放,只有开放才会有希望。没有人会否认,若不是毅然加入WTO,中国的“世界工厂”地位不可能来得那么早。

开放,意味着庞大的产品出口市场,也意味着外部的资金、技术、管理和模式。未来,来自发达国家的新技术和新理念对中国制造业的提升作用将会越来越呈现出不可或缺的重要性。从某种意义上,我们甚至可以说,在一个更加全球化的时代,“中国制造2025”很可能不再是纯粹的“中国制造”,而是“世界制造”。因此,离开对外开放来谈中国制造转型将是缘木求鱼。

    那么,在打造“中国制造升级版”的历史过程中,政府应该做什么呢?或者说政府有什么可以做的呢?

我的答案很简单,政府有两方面的事情可以做:第一,继续简政放权,放手让市场去自我调节;第二,从过去30多年来的成功经验来看,建设良好的基础设施及提供齐全的社会公共品,是政府对经济增长所能作出的最大贡献。

但我想再次强调,就中国而言,上述两条中的第一条,也就是放松管制、促进市场自由在现阶段是第一位的——中国制造业升级转型的最大障碍不是企业做得不够多,而是政府做得太多!而在第二条方面,目前中国已建成了比许多发达国家都要更齐备的基础设施硬件,未来政府的着力方向应当是提供更优质的软件公共服务。但这项工作即牵涉到政府自身改革,又缺乏政绩动力,所以远不会像“铁公机”的建设来得那么立竿见影。

    写于2015523-24日,发表于2015525日《京华时报》,有删节;见报标题:“中国制造升级版”的两个关键词;链接:http://epaper.jinghua.cn/html/2015-05/25/content_201059.htm

 

话题:



0

推荐

陈季冰

陈季冰

492篇文章 7年前更新

1967年12月生于上海,毕业于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曾任上海经济报副总编辑、东方早报副主编,现就职于上海商报社。著有从近现代历史出发探讨“中国崛起”问题的通俗学术著作《下一站:中国》。本博客内所有文章(除特别注明外)版权均为陈季冰所有,欢迎浏览,如欲转载,请事先与本人取得联系。 chjb@vip.sina.com。欢迎关注我的微信公号:冰川思想库,ID:bingchuansxk。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