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作为一个上海市民,我是本城举办这次世博会的少数坚定拥护者之一。

顺便提一下,我支持世博会的理由,主要并不在于它自身。一般而言,凡是能够加大、加深中国与外部世界的接触和沟通的事情,我都支持。比如奥运会什么的,哪怕再多花掉点钱我也不觉得有多可惜,因为在当前中国的制度语境下,这钱即使不这么花掉,多半也不会转化成为国民的福利;反过来,只要是使中国在世界上更加孤立、封闭和敌对的事情,我都反对,哪怕有再多令人热血沸腾的原因,诸如民族大义啥的。

5个月来我已先后四次参观上海世博园,浦东和浦西两岸的热门场馆大多都看了。总的来说,我个人对于这次规模盛大的世博会的组织工作还是相当满意的,自己每次参观的感觉也都很不错。

不过,看多了那些光怪陆离的临时建筑和奇幻刺激的3D(或4D)电影之后,有一个问题越来越爬上我的心头,难以驱散:参观者在世博会上到底应该看到些什么东西?或者换一种立场和视角,这个问题也可以这么提:现在和今后的世博会上,究竟应该展出些什么?

说句实在话,有些人对本届上海世博会的观后印象总结得还是相当到位的,虽然刻薄了点:这是一个汇聚了全世界一半LED屏幕的大型游乐场。那么,这符合世博会创立之初的宗旨吗?甚至退一步说,这与“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这个主题究竟有多大联系?

从这个意义上看,“公民”韩寒说,世博会本已是一个江河日下的东西,是中国拯救了它,确实也不无道理。但我觉得,已经有一个半多世纪历史的世界博览会走到今天这样的尴尬地步,可能并不是由于它本身的理念和组织出了什么问题,而是在于时代的变迁。

世博会,晚清时被中国人翻译为“万国博览会”。按理说,它创办的初衷是展示人类文明的进步,因此它的展品大多为某一个时代最新的科技发明。

问题在于,100多年前的时候,不要说像中国或者其他不发达社会里,即便是西方国家的民众,他们普遍的科学素养和科技认知都是极其低下和有限的。因此,人们以前没有见识过的任何新技术和新发明几乎都能够触发轰动。今天的社会状况已经迥异,科学是国家主导的教育体系里最核心的内容,不管是在发达国家还是大多数发展中国家,每一个人,哪怕是尚未到上学年龄小孩子,都有一套看待世界的“科学视野”,并掌握了相当的科技知识。由于这个缘故,许多价值并不特别高的新科技发明,在见多识广的现代人面前,是不再可能轻易掀起轰动的。

但更重要的原因恐怕还不在于此。100多年前的科技发明尚处于起步阶段,大多是一些可以直接改变日常生活的实体性质的东西,如火车、电话、电报这样的“机器”。这些一件件具体的“发明”是十分适合拿到世博会这样的超级“集市”上去展览和被人体验的。今天技术进步早已过了这样的“发明”初级阶段,如今的技术创新通常多具有“抽象”和“间接”的特性。换言之,它们往往既并不能直接使用于生活实践,也不是一件件具体实在的物品。这就大大增加了展示和普及的难度,比如像超导材料、纳米技术、基因生物技术等等,它们可以广泛运用于人类生活的许多领域,创新意义非比寻常,但却很难直观地展示给一群业余的参观者去欣赏。如果真的想要了解这类现代最新的科技发明,最有效率的载体不是实物展示(事实上根本没有实物),而是一堂多媒体课程。显然,这种展示形态不是人山人海、贪图热闹的世博会所长。况且,在互联网时代,这类多媒体课程压根就不需要费时费力地将几千万人次聚拢到某一个城市去集中展开。

其实,过去半个多世纪以来,世博会的性质已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从二战以后举办的历届世博会来看,它越来越从单纯的展示新技术、新发明转变为宣扬某种文明进步的“理念”,这也就是为什么如今的每届世博会都一个特定主题的原因。这当然是一种很好的想法,然而,通过集中的实物和多媒体展示来呈现某一观念潮流,要想取得上佳的效果,依然不是件容易事。如果对本届上海世博会的观众做一次调查,问问他们对“更美好的城市、更美好的生活”有什么更新、更深的认识的话,答案恐怕不会令人十分满意。

有鉴于此,已办了160年的世博会如果希望在未来继续保持生命力,也许将不得不再经历一次彻底的改造。我个人认为,世博会改革的方式可以有许多种,但其方向则应当遵循世博会本身的举办特性,那就是数以千万计的人流的集中聚会。

这就又回到了我在本文开头指出的文化交流问题,世博会的将来出路可能正在于为来自世界各地不同国家、不同民族和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搭建一个沟通、理解的平台。的确,在这个信息时代,地球上任何角落的人们都可以轻易地进行即时交流,但相信有一些生活阅历的人都懂得这样一个道理:面对面的交流永远是不可替代的。而要成功达到这个目的,将来的世博会就有必要逐渐淡化它的“科技进步”的胎记,把自己转形成为一个人类不同民族的丰富多元文化的展览会。

写于2010年9月15-18日,发表于2010年10月10日出版的第150期《设计新潮》我的个人专栏,略有删节。

话题:



0

推荐

陈季冰

陈季冰

492篇文章 7年前更新

1967年12月生于上海,毕业于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曾任上海经济报副总编辑、东方早报副主编,现就职于上海商报社。著有从近现代历史出发探讨“中国崛起”问题的通俗学术著作《下一站:中国》。本博客内所有文章(除特别注明外)版权均为陈季冰所有,欢迎浏览,如欲转载,请事先与本人取得联系。 chjb@vip.sina.com。欢迎关注我的微信公号:冰川思想库,ID:bingchuansxk。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