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当地时间10月5日傍晚,温家宝布鲁塞尔在出席第八届亚欧首脑会议期间闪电访问德国,与默克尔总理进行了近两个小时的会晤。中方事先发布的消息中,温家宝此次访欧行程中并不包括德国,在出访行程安排之外突然造访另一个国家,这在新中国外交史上极其罕见。实际上,就在当天上午,温家宝还与默克尔一同出席了在布鲁塞尔举行的亚欧首脑会议。因此,中德两国总理的这次“超常规会晤”引发了格外广泛的关注。     这凸显了中德两国对在全球金融危机中加强合作的极端重要性的共同认识。中德两国分别是世界第二和第四经济体,而且都是出口大国,双方有着显而易见的共同利益。去年,中国取代德国成为全世界最大出口国。

稍后发表的联合新闻公报显示,两国总理的这次会晤涉及经贸合作、人权对话、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等许多领域。但根据当下两国各自面对的最急迫的形势,我觉得其中最重要的恐怕当数双方表示要共同反对贸易和投资保护主义。德方同意继续积极支持欧盟尽快承认中国完全市场经济地位。此外,默克尔总理还邀请温家宝总理于2011年赴德共同主持首轮中德政府磋商。

与饱受主权债务危机困扰的其他欧洲“兄弟们”相比,德国摆脱衰退的速度令人瞩目。今年二季度,德国的GDP环比增长2.2%,增幅位居欧元区前列。近来公布的一系列数据——如失业率则触及数年来最低点等等——还使一些经济学家相信:德国经济今年将至少增长3%。这一“特大号复苏”(德国经济部长莱纳•布吕德勒的说法)与世界上其他地方,尤其是重重困境中的世界头号经济体美国,形成了尖锐的反差。然而,一些企业高管和业界评论家敏锐地指出,德国国内媒体所称的德国“新经济奇迹”,实质上可能只是“中国经济奇迹”的另一种表现。因为复苏的引擎仍然是出口,但从豪华轿车到纺织机械,德国许多经济部门的需求都严重依赖中国市场的拉动。而前段时间的欧元疲软,又进一步强化了它的这种传统优势。

不仅德国,眼下整个欧洲都需要同中国加强合作,尽管欧洲各国对中国的期待与德国不尽相同。过去三个月里,尤其是在9月份,希腊的债券突然变成了欧元区内最抢手的投资品种之一。数据显示,自6月30日以来,希腊10年期国债的价格已经跃升10%,收益率则下降了13%,同期希腊债券市场实现了8%的总回报率,这些表现都明显优于欧元区其它国家的债市。这是去年9月主权债务危机爆发以来希腊债市总回报率首次录得正值。显然,希腊国债得益于中国的买入以及未来还将继续大量买入,这是温家宝在踏上欧洲之初就高调对外宣布的,他此番访欧的第一站正选在希腊。

同样受益还有西班牙和意大利。在10月初的中欧峰会期间,欧盟经济“三驾马车”,即欧盟委员会经济与金融事务委员奥利·雷恩、欧洲央行行长特里谢,以及欧元集团主席容克,与中国央行、财政部等相应机构进行一系列高密集度的会谈。在此之前,中国已经与欧元区主要经济体进行了全面接触。节目单中包括西班牙首相萨帕特罗8月底的访华以及温家宝在峰会闭幕后对意大利的访问,温家宝和意大利总理贝卢斯科尼宣布,两国都有雄心到2015年使双边贸易额增至1000亿美元,并将重点放在提振各自对对方的投资上。

一切正如温家宝在第八届亚欧首脑会议开幕式上致辞时充满信心地说的那样:“当前,亚欧合作站在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

赤字不断高企、财政状况窘迫的欧洲急需来自中国的庞大外汇资金的纾困,在其经济复苏的艰难道路上还需要中国市场的支撑;而正在承受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巨大国际压力中的中国,则急需赢得欧洲的理解和默契,最低限度上在即将召开的首尔G20峰会上不与美国站在同一条战壕里。

在当今世界的经济版图中,欧盟、美国、中国、日本分别是前四大经济体;若以单个国家论,则前四的次序为美、中、日、德。我们可以从近来中欧之间的热络互动中看到,在对失衡的世界经济格局进行“再平衡”时上述“重量级”的各方之间政治博弈的多棱镜。

写于2010年10月20日,发表于《投资有道》月刊2010年11月号我的个人专栏。

话题:



0

推荐

陈季冰

陈季冰

492篇文章 7年前更新

1967年12月生于上海,毕业于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曾任上海经济报副总编辑、东方早报副主编,现就职于上海商报社。著有从近现代历史出发探讨“中国崛起”问题的通俗学术著作《下一站:中国》。本博客内所有文章(除特别注明外)版权均为陈季冰所有,欢迎浏览,如欲转载,请事先与本人取得联系。 chjb@vip.sina.com。欢迎关注我的微信公号:冰川思想库,ID:bingchuansxk。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