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即使像我这样一个以写作为职业的人,经常也会想要只为自己或与我有亲密关系的家人和朋友写一些东西。

它们也许是中学同学聚会的一个片段、读一本书或听一段音乐的感想、一次旅行中的所见、做一道菜的心得、对年长父母身体的牵挂……对同我的生命没有任何交集的读者来说,这些零碎的点点滴滴是没有多少意义的;反过来说,那些素昧平生的读者读到了它们,对我来说也是没有多少意义的。这些寻常得不能再寻常的记忆和情感,只有在我这里,在与我分享共同人生经历的亲友们那里,才是珍贵的财富。

互联网2.0时代是一个人人都有机会表达的时代,这是乐天派进步主义者的老生常谈。但我这样的传统型作者每每担心,表达门槛的大大降低会对表达的内容、乃至表达本身产生深刻影响。

纸媒时代的写作基本是一种“单向灌输”的模式,一般来说,一个作者能够从读者那里得到的反馈既滞后,又极不充分。这使得他几乎没有什么能力去操心“如何让自己的表达得到更多人倾听”这个问题,于是他写作时关心的问题只能有一个:以自己认为最合适的方式将自己最想要表达的东西表达出来。表达完了,他的使命也就完成了,之后的一切就听天由命了。

互联网时代截然不同,由于反馈的即时性与充分性,一个有经验的作者往往在开始一次特定的写作之前就已经知道,表达什么和怎样表达将是最容易赢得听众和掌声的。于是就会出现我一直担心的情况:表达成为自觉的迎合。这使得表达失去了过去的自由和独立,沦为一种立场姿态。长远来看,这类表达只会使表达者和倾听者的视野更加狭隘而不是更加开阔,心灵更加闭塞而不是更加开放。

而且,以我对人性的理解,大多数作者是很难抵御这种诱惑的。

所幸的是,互联网2.0时代同时也大大拓展了本文开头提到的另一种不为赢得听众而表达的写作空间。

日记,是一种古老的体裁。不过在互联网时代以前,除了少数格外看重自己在世人心目中地位的“天降大任”者,如曾国藩、蒋中正和胡适,一般的日记基本上只是写给自己的。这就使得日记的写作几乎不具有任何社会性,好在博客升级了这种写作。

如果说日记是我们心灵中一间贴着封条的储藏室的话,那么博客便是一个大门敞开的心灵空间——当然,我们很清楚,这扇门其实只是为为数不多的人敞开的。可能也正是因为怀有的是这样的期待,博客的写作才保持了人情的温度。

当空气中飘来的一段旋律让我在瞬间仿佛回到遥远过去的某个黄昏我和小伙伴行走在另一个城市的陌生街道上的那一刻时,我把这种感觉写下来,上传出去,并不会期待有许多陌生的读者会被打动。但我知道,同一时刻,远在德国慕尼黑的一间公寓里的一台电脑屏幕前,会有一个人因为这篇文字而陷入相同的回忆和满足。

也许,还会有为数不多的陌生人因为十分偶然的缘故闯入了这片心灵空间后驻足停留,便渐渐地走进来,成为我未来记忆的一部分。对我来说,这种邂逅是一份预期之外的额外奖励,因而格外惊喜。

这样的写作每天都在发生在PC端和移动端,它们不像那些动辄“10+”的公共表达那样建立了叙事、设置了议程、塑造了意见,但它们让我们的平凡生活变得有色彩和有温度。如果说那些公共写作在互联网世界建构了一个个分裂而封闭的观念堡垒的话,这些个人化的写作则是互联网世界里一扇扇亮着温暖灯光的窗户。

写于20151122

话题:



0

推荐

陈季冰

陈季冰

492篇文章 7年前更新

1967年12月生于上海,毕业于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曾任上海经济报副总编辑、东方早报副主编,现就职于上海商报社。著有从近现代历史出发探讨“中国崛起”问题的通俗学术著作《下一站:中国》。本博客内所有文章(除特别注明外)版权均为陈季冰所有,欢迎浏览,如欲转载,请事先与本人取得联系。 chjb@vip.sina.com。欢迎关注我的微信公号:冰川思想库,ID:bingchuansxk。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