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在现代信息社会,各类数据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在根据数据——特别是经济数据,而非民意——考核和拔擢官员的中国,它们当然就尤为性命攸关了。这不,中国的两个中央级政府机构最近就为争夺某个数据的权威发布权爆发了激烈的口水战。

1月6日,国家统计局在其官方网站上发布一篇新闻稿,称它自己所做的采购经理调查才是采购经理人指数(PMI,是一个衡量制造业活动景气的重要先行数据)的基础,而6年多来一直与它联合发布PMI数据的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CFLP)只是在统计局的委托下才有此资格。

这一表态引发了CFLP的强烈不满,三天后,它在自己的官网上也发表声明说,国家统计局准备发布的官方经济景气调查数据中不包括PMI,PMI指数的发布、分析、解读工作等由CFLP会负责。声明还宣布,由独立机构发布PMI是确保公正性的通行做法,而自己拥有几千家采购会员,而且是经中国国务院批准的唯一一家采购行业协会。CFLP的一位副会长稍后对上海《东方早报》说,“统计局有个别人看到我们的PMI数据做得好,就搞出些小动作,但这对中国PMI数据的影响很不好。”

    我不是研究制造业的经济学家,对中国的PMI数据做得究竟好不好不敢轻易下结论,但按照一个新闻工作者的惯常思维,我觉得国家统计局和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大可不必为谁有资格发布PMI大动干戈。事实上,就像所有媒体都可以发布新闻一样,不仅这两家,我认为任何人和机构都有发布PMI指数的权利。就我所知,境外著名的汇丰银行多年来就一直发布中国PMI,且其准确性并不见得逊于统计局和CFLP的数据。

    然而,在20年的新闻工作生涯中,我所遭遇的真实境况却是不断接到或听到各种政府权力部门下发的各种正式和非正式的规定、通知,它们一再强调:“除**部门外,其他个人和机构一概不得发布数据”,或者“必须以**部门发布的数据为准”。下达这类禁令的理由据说是:未经政府确认的随意发布的数据会严重扰乱经济社会活动的正常秩序。

    这话听上去让人无比庆幸:幸好有政府替我们对那么多事关国计民生的重要数据——诸如GDP和CPI——逐一把关,否则岂不是全乱套了!但仔细琢磨一下就会发现不完全是那么回事:举个例子吧,假如我现在拿个喇叭到大街上大声宣扬:按照我陈某人的统计,2011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不是国家统计局公布的9.2%,而是2.9%,试问,那些大权在握的政府要员、腰缠万贯的资本家、学富五车的教授学者……甚至最默默无闻的股民散户当中会有几个相信我,进而依照我提供的数据去做决策?反过来说,如果我现在去买年货,难道会拿着国家统计局统计公报里的物价走势分析去跟菜场里的小贩讨价还价吗?不用说,我只会价比三家,它们实际上也就是众多不同的小贩各自发布的“数据”。

    因此,促进还是扰乱经济社会生活的,并不是数据本身,而是做决策的人面对数据的态度。而人们对数据的信任程度,又几乎完全取决于经验对这些数据准确性的认知。一如其他商品和服务,竞争有助于提升数据生产和提供者的责任心和效率,从而促进数据准确性的提高。这意味着数据供应市场同样需要反垄断,特别是反对行政垄断。

在我看来,政府部门内部的考核、分析、决策之类,完全可以要求以政府统计部门的数据为准。但政府没有权力禁止其他社会团体发布数据,更不得强令民间的企业、个人和社会组织也必须依赖统计局提供的数据。至于那些故意造谣的,已有的相应处罚办法足以应付。

政府的统计部门花了纳税人的钱去做数据调查和统计,那是它的本职工作。它的首要任务是提高自身数据的准确性,而不是用行政力量禁止其他社会组织自己花费成本去同它竞争。规定除政府统计部门以外的民间团体不得发布事关国民经济的数据,究其性质差不多等同于禁止老百姓私下里捐助行善、帮助弱者,而只能把打算捐助的钱统一上交给中国红十字会,让后者去包揽一切助人施惠的善事。所以我认为,假如汇丰银行今后不满足于仅仅发布中国的PMI数据,还想要发布中国的GDP数据,那么国家不仅应该允许,甚至还应当予以鼓励。

    进而言之,事实很可能正相反,用行政力量垄断数据供应,才是扰乱经济社会正常秩序的罪魁祸首。这是因为,如同所有不受约束和竞争的权力一样,对数据的行政垄断导致了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严重的统计造假和统计腐败(相辅相成的所谓“数据出官”和“官出数据”),并使得中国的统计数据就像前文提及的红十字会一样备受质疑、声名狼藉。

近年来,仅国家统计局内部被查处的官员就不在少数;而根据官方披露的数据,去年全国查处统计违法行为6.2万多起,其中立案查处1.9万多件。与此同时,普通民众对政府公布的各类数据真实性的怀疑也达到了史无前例的高度。鉴于去年以来美国大使馆公布的北京市PM2.5数值与北京市的南辕北辙,北京市相关部门负责人公开接收媒体采访时说,“美国使馆的数据和监测方法有太大问题”。我相信,既然这位官员如此言之凿凿,显然其对美国大使馆的指责不可能一点道理也没有。但更加显然的是,在北京的PM2.5这个问题上,全国人民中的大多数依然更愿意相信美国大使馆,而不是他们纳税供养的北京市政府环境检测部门。

    这就是数据垄断的必然结果。放到更大的范围去看,这也将是政府试图排他地包揽一切社会事务的必然结果。

    写于2012年1月19日,发表于2012年1月21日《南方都市报》专栏,有删节。见报标题:PMI数据不是国家统计局私产;链接:http://gcontent.oeeee.com/2/ae/2aec405d4b595923/Blog/9ba/a7144d.html

话题:



0

推荐

陈季冰

陈季冰

492篇文章 7年前更新

1967年12月生于上海,毕业于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曾任上海经济报副总编辑、东方早报副主编,现就职于上海商报社。著有从近现代历史出发探讨“中国崛起”问题的通俗学术著作《下一站:中国》。本博客内所有文章(除特别注明外)版权均为陈季冰所有,欢迎浏览,如欲转载,请事先与本人取得联系。 chjb@vip.sina.com。欢迎关注我的微信公号:冰川思想库,ID:bingchuansxk。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