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白云、天河等地多处天桥和高架桥底下的地面被浇筑大片状如尖刀的水泥锥,经网友拍照上传后,不久前一度成为中国互联网——尤其是无所不在的微博——上的热点话题。据网友和媒体猜测,这么做是为了不让拾荒者和流浪汉在那些地方睡觉,以免“影响市容环境”。
这种毫无同情心的野蛮做法不出意外地遭到了社会舆论的一致口诛笔伐,我在这里就没有必要再多吐上一口唾沫了。但我倒是很有兴趣讨论一下另外一个问题:假如有朝一日真的遂了市容环境部门官员的心愿,广州市成功地把“有碍观瞻”的拾荒者一个不留全都赶走了,那么这座被称作“花城”的超级大城市是不是就会变得像官员们希望的那样一尘不染呢?
别的我不敢说,有一个结果将会不出意外地降临:整个羊城逐渐被垃圾填满……
在全世界范围内,循环经济,通常都被认为是一个21世纪才诞生的新概念,因而也格外受到一些时尚界人士的青睐。不过在我看来,在神州大地已经存在成百上千年的“捡破烂”这个行当,就是“中国式”的循环经济,不管它有多么土,多么同“时髦”沾不上边。
眼下,对于具有超前眼光和接轨思路的中国政府官员来说,“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可以算得上是一句口头禅了。然而,如果他们愿意回望一下早就“落伍”并备受自己鄙夷的中国传统乡村生活的话,他们也许能够更好地理解这句洋格言所包含的真谛。
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垃圾越来越成为困扰中国社会的一个严峻问题。尽管迄今为止中国的人均垃圾量仍然远少于欧美发达国家,但据统计,目前中国每年产生的垃圾总量超过3亿吨,已是全球第一,而且这个数字还在以几何级数迅速增长。与此同时,全国一年的垃圾回收量只有8000万吨左右,也就是说,回收利用率不到40%。此外,中国每年还要进口大约4000万吨洋垃圾,如废纸、铁、铝、钢、塑料和电子设备等,用于提取制造业原材料。
以北京为例,这座拥有2000万人口的首都每天产生2.3万吨垃圾。而政府的统计数字显示,2005年至2010年,北京每天的垃圾收集量仅3900吨。即便是这一数字,已经大大超过这个城市的垃圾处理能力。由此来看,人们常说的“垃圾成山”、“垃圾围京”也就一点都不奇怪了。
近年来,垃圾处理已成为中国城市规划者面临的最大问题之一。一般而言,大城市越来越倾向于采用焚烧法处理垃圾。仍以北京为例,目前京城的垃圾焚烧量大约占全部垃圾的10%,据说北京市计划到2014年将这一比例提高到40%。相关研究还显示,未来3年内全国将上马大约90座能够通过焚烧垃圾发电的新垃圾焚烧厂。不过,垃圾焚烧法处理造成了尖锐的环境污染问题,引发许多地方居民和环保组织的强烈抗议,并成为近几年里许多群体性事件的由头。
说起来令人十分费解的是,国人把进口和处理洋垃圾的生意做得如此红火,却被国产垃圾的急剧增加搞得措手不及。不要忘记,这是一个有着勤俭节约传统的国家,饥饿和贫困对大多数人来说还是不久前的记忆。
每当提到恼人的垃圾处理,特别是垃圾分别处理,从政府官员到专家学者、甚至民间环保人士都不约而同地把当下的乱象归咎于中国老百姓环保意识的欠缺。他们总是一而再、再而三地拿德国、日本等国的先进经验来做比较,最后的政策立足点几无例外地落到了加快立法、整体规划、加强管理、提升技术……等等上面来。
依我看,本文开头提到的城市流浪汉和拾荒者恰恰日复一日地从事着“垃圾分类回收”工作。正如英国《金融时报》2010年3月的一篇文章里说的那样:“在中国领导人围绕排放目标与环保人士唇枪舌剑之时,我们似乎能够看到,中国人民正悄然承担起让地球变得更宜居的任务。”但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在任何一个中国大城市,这些最勤勉的“垃圾分类回收工作者”却都是最不受欢迎、最容易受到冲击的人。2008年奥运会期间,这些人中的大部分被赶出了北京城;2010年世博会期间,他们又被赶出了大上海。更讽刺的是,“绿色城市”恰是这一届上海世博会的主题!
因此,我们与其去艳羡甚至照搬德国和日本的循环经济,还不如让备受歧视和打压的“捡破烂”行当重新恢复,那会更加事半功倍。退一步说,虽然德国和日本的循环经济发展得那么好,其中可能的确有立法支持、政府扶持和全社会环保意识提高等诸多因素,但归根结蒂,它们也是从古老的“捡破烂”一步步发展提升而来的。
在我们这里,几十年计划经济以及至今仍弥漫于各级政府治理思维中的计划经济残余观念,是实现上述这种具有“中国式”的循环经济的最大障碍。尽管“捡破烂”生涯从古到今历来都异常艰辛且下等,但到上世纪中叶一直没有断绝过。计划经济几乎彻底摧毁了这一“传统产业”,这是因为,计划经济体制的理想是把国家打造成一台严丝合缝的超级机器,而每个人都成为它的一个零件。对计划经济体制而言,游离于国家机器之外、居无定所的“游民”是最危险的敌人,这是拾荒者在我们这个社会中的不幸命运的深层根源。改革以后,这种计划经济的残余思维又被套上了各类“规范化管理”的堂皇外衣,改头换面后重新登场。
网上一篇文博客章精辟地写道:“政府认为这些人毫无秩序,而中国政府讨厌无序。”比如在上海,据说政府就很希望“规范”废品回收者的行为,甚至想全部收编他们,并给他们发统一的制服。然而,拾荒者并不是世博会园区里负责卫生工作的志愿者,他们从事“捡破烂”这个辛苦行当的动机也不是为了“让地球变得更清洁”……这是他们的一项营生!政府直接插手的所谓“规范”,往往便意味着打碎他们的饭碗。更何况近年来城市房价及其他生活成本直线上升、废旧品的市场价格经常剧烈波动,使得“捡破烂”的营生越来越难以维系。
这里需要顺便说提一下,即便是在写这篇文章的此时此刻,我也没有打算像那些同情心满溢的时评家那样将那些贫穷的拾荒者理想化和诗意化。举个例子来说吧,“不规范”回收带来的副产品的确很可能是有毒和危险的——当走街串巷的废品回收者将一部笔记本电脑拆解掉,寻找到他们需要的值钱废品后,往往会把剩下的大量废弃物随处乱丢,从而造成危害性更大的二次污染。
然而,换个角度来看,这归根结底其实仍然是中国废品回收市场发育不充分的结果——可以卖钱的废旧品太少了!因此,政府眼下最迫切需要做的,是把更多“捡破烂的”请进城市,用大兴土木投资建设“循环经济”项目的钱去补贴和扶持他们的营生,最终使绝大多数“破烂”的回收变得有利可图。这才叫做因势利导,顺应市场之力去促进资源循环利用。遗憾的是,真实情况正好完全相反。
眼看着家里的废旧生活用品越来越多,而小区门口“捡破烂”的那一家安徽人愿意收的品种却越来越少——早些年已经不收葡萄酒瓶了,现在连啤酒瓶都不收了(按照市场经济的原理,这当然意味着越来越多物品的回收无利可图),我有时真想对政府大声说一句:求你就高抬贵手,少一些“规范”和“管理”吧!这样,从老百姓到地球生态都会感谢你的!至于前面说到的因势利导的扶持,我压根也就不指望了。
写于2012年7月11日,节选版发表于2012年7月14日《南方都市报》。见报标题:对拾荒者少一些“规范”和“管理”吧;链接:http://gcontent.oeeee.com/2/ae/2aec405d4b595923/Blog/c36/4a74e9.html?t=1342410887;全文发表于2012年7月16日《青年时报》,链接:http://www.qnsb.com/fzepaper/site1/qnsb/html/2012-07/16/content_379571.htm。
0
推荐